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公告
“允德允能,弘医弘道。”我们始终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托付。日复一日的坚守,年复一年的付出,我们陪伴无数长者度过生命中的风雨,也见证了一次次康复带来的喜悦。关爱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美德,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机能会逐渐发生变化,免疫力也有所下降,许多健康问题更容易悄然出现。关注生活中的健康细节,学习科学的保健知识,能够帮助长者更好地保持身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一、积极面对衰老,学会自我管理 老年人应树立主动健康观念,学习常见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自我管理方法。对早期疾病要及时规范治疗,而对中晚期疾病则应注重维持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 二、均衡饮食,合理营养 建议三餐定时定量,食物种类多样化,涵盖谷物、杂豆、薯类、蔬菜水果、奶制品、坚果和适量动物性食品。减少油盐摄入,可采取“三餐两点”制,上午和下午适当加餐。 三、适度运动,量力而行 选择快走、太极拳、游泳或舞蹈等中低强度运动,每次30–60分钟为宜。推荐在上午10–11点或下午3–5点进行,避免空腹或饱餐后运动。 四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午休1小时左右有益健康。如出现长期失眠或严重打鼾伴呼吸暂停,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五、定期监测血压 测量前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波动、吸烟和憋尿。高血压患者应每日早、中、晚各测一次,警惕晨峰高血压,同时注意避免低血压。 六、血糖管理不可忽视 老年人每1–2个月应测一次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患者稳定期每周至少监测1–2次,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 七、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保持低油低盐饮食、适度运动、良好睡眠和定期体检,有助于控制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因素。 八、识别脑卒中,及时送医 如出现突发性面部或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眩晕呕吐、视物重影等,须立即拨打120,尽快送至有救治条件的医院。 九、预防跌倒 绝大多数老年人骨折由跌倒引起。建议保持适度运动、改善居室照明、保持地面干燥平整、避免单独外出和使用辅助工具。 十、关注骨骼健康 注意膝关节保暖,控制体重,适量补充钙和蛋白质,增加日晒,并通过步行等运动增强骨密度。 十一、重视认知健康 阿尔茨海默病常见于65岁以上人群,如发现记忆力显著下降、近事遗忘等情况,应尽早就诊,延缓疾病进展。 十二、合理用药 严格遵守医嘱,不滥用抗生素、安眠药、止痛药等,不轻信“偏方”“秘方”。用药中出现不适,应暂停服药并及时就医。 十三、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至少1次全面体检,重视异常肿块、便血、体重减轻等癌症信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十四、保持积极生活方式 鼓励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和社会交往,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注意生殖健康,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善待老人,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让我们共同传播敬老文化,用行动传递温暖,助力每一位长者拥有健康、幸福、有尊严的晚年。
2024.1016
重阳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便有宴饮聚会、敬老感恩的习俗。随着重阳到来,秋意渐深,天气转凉,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干燥、气温变化较大,老年人此时更需注意身体健康。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器官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活动能力降低,因此更容易患病,且疾病表现常具有特殊性,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老年特发性疾病 与机体自然衰老密切相关,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及脑卒中等,这类疾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 老年常见病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白内障、前列腺增生等。这类疾病虽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段,但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或表现更为严重。 各年龄段均可见但老年人表现特殊的疾病 如肺炎、消化性溃疡等,老年人患病时往往症状不典型、恢复较慢,且易出现并发症。 老年人常见疾病包括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中肺炎、脑出血、心肌梗塞等疾病的致残和致死率较高。 疾病特点: 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 多病共存,病情复杂 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 对治疗反应个体差异大 健康建议: 合理饮食 应少食多餐,控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及优质蛋白的摄取,限制海鲜和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适当运动 推荐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定期体检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应注意心脑血管、骨密度、血糖和肿瘤筛查。 积极防控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跌倒,保持情绪稳定,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慢性病急性发作。 就诊建议: 老年人若出现多种慢性疾病或症状复杂,可至老年病科或综合内科就诊,进行系统、综合的诊治与健康管理。 我院综合内科为老年患者提供多学科、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涵盖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支持治疗及康复理疗等,具备专业的医疗和护理团队,致力于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1011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操作,推动护理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3月29日,在集团护管部的指导下,北京精诚博爱医院联合集团公司脑病学术组开展“卧床照护技术工作坊”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由我院马佳牧总护士长主持,吸引了各院区教学负责人、院级教员、科级教员等共计120余名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马佳牧总护士长) 马佳牧总护士首先向集团护管部及各院区对本次培训活动的支持与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在护理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此次培训旨在加强集团内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护理服务的共同进步。 (张伯娜护士长)   (周敏护士长)   北京精诚博爱医院外科周敏护士长和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神经外科张伯娜护士长分别就《保护性约束技术》和《良肢位摆放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她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生动的案例,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这两项技术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及其重要性。 (闫慧护士)                                                (彭雪护士) 为了加深与会人员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北京精诚博爱医院呼吸内科闫慧和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神经外科彭雪进行了技术演示。她们的操作规范、流畅且专业,赢得了现场人员的广泛赞誉。 在实操练习环节,院级教员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了技术的实操学习和交流。大家积极参与,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并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集团护管部张翠霞主任) 集团护管部张翠霞主任进行了培训总结。张主任分析讲解了保护性约束及良肢位摆放的背景,现阶段发展。她高度赞扬了北京精诚博爱医院为承办此次培训所付出的努力。张主任表示,此次培训不仅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集团内部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北京精诚博爱医院将继续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强与集团及各院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护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医院将致力于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照护服务。同时,医院也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0402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工作的部署和决策,根据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工作要求,加强我院老年友善医院建设,方便老年人就医,提高老年人健康意识,8月15日,在我院沈德全副院长牵头,综合内科周一鸣主任、神经三科周立彬主任带领科室医生,组建了医疗小组前往光大汇晨北京古塔老年公寓开展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医务人员对每一位老人的身体状况,详细问诊、检查并耐心解答给出相应的健康指导,对于年纪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医务人员走进老人们的房间逐一巡诊,为入住老人送去关怀,送去健康。此外,对于有既往病史的老年人,医护人员耐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饮食以及用药情况,并给予健康饮食以及合理用药方面的指导,不断提高老年人自我管理水平。           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也得到了养老院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义诊活动为老年公寓老年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带来了方便,送去了健康生活,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关爱,服务到了每个人的心坎上,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尊老、孝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后我院将不断推进老年友善机构的建设,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提供老年友善服务,让惠民政策落到千家万户。
2022.0816
1 2 3 4